千千小说网

千千小说网>岁月诗情 >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(第1页)

春夜洛城闻笛李白(第1页)

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
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
赏析

-“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”:“暗飞声”写笛声不知从何处传来,“暗”字有多重意蕴,既表现出笛声暗送,似乎专意触动客子离愁,又有断续、隐约之意,与深夜情境相符。“散入春风满洛城”,着意渲染笛声,说它随着春风传遍洛阳城,是诗人的想象与夸张,“散”“满”二字,写出笛声的无处不在,也衬出夜的安静,表现出诗人的思乡心切。

-“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”:“折柳”即《折杨柳》笛曲,内容多写离情别绪。古人送别折柳,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,“柳”谐“留”音。诗人听到《折柳》曲,自然引发客愁乡思。“何人不起故园情”以反问作结,用“何人”一词,将个人的思乡之情推及众人,强调了这种思乡之情的普遍性,也使自己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和深沉。

艺术特色

-构思巧妙:全诗扣紧一个“闻”字,先写闻笛,再写所闻之曲,最后写闻曲后的情思,层次分明,环环相扣。

-想象丰富:诗人通过想象,将笛声“散入春风满洛城”,使无形的笛声变得具体可感,仿佛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悠扬的笛声中。

-情感真挚:诗人借笛声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,情真意切,能引发读者尤其是游子的共鸣。

创作背景

-时间:一般认为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34年(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)或公元735年(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)。

-地点:李白客居洛城(今河南洛阳),当时洛阳是唐朝的东都,是一个繁华的都市,四方文人和商贾汇聚,热闹非凡。

-触发事件: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,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,偶然听到不知从谁家传来的悠扬笛声,吹奏的是《折杨柳》曲。此曲内容多写离情别绪,古人送别或盼望亲人归来时常折柳,“柳”谐“留”音,这触发了李白的思乡之情,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。

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

客居他乡的孤独感

李白客居洛城,远离家乡和亲人。在这种漂泊的状态下,听到笛声更容易引发内心的孤独与寂寞。如“谁家玉笛暗飞声”,一个“暗”字,不仅写出笛声的幽微,也暗示了诗人独自聆听时的那种孤独心境,笛声仿佛在暗处悄然触动着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情绪。

对故乡的思念之情

当时的李白远离故土,《折杨柳》曲中离情别绪的内容,自然会勾起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。“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”,在特定的客居背景下,听到这熟悉的曲调,思乡之情油然而生,创作背景强化了这种思乡的情感表达,使诗人的故园情更加真挚、深沉。

身处繁华的落寞感

洛阳作为唐朝东都,本是繁华热闹之地,但李白作为客居者,在热闹中更能感受到自身的漂泊与孤独。这种繁华与个人落寞的对比,让他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更加浓烈。笛声在春风中传遍洛城,在这繁华的城市里,诗人的思乡之情却无处寄托,进一步加深了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落寞和惆怅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谁规定剑仙就不能搞笑?  穿越东京,我为大天师  大秦: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  诡异降临,开局烧万亿冥币成神  穿书后和上京第一纨绔HE了  出狱当天,前妻的靠山跪在我面前  在爱情公寓的搬运工  携众美争霸业  CSGO之爆头反馈系统  多子多福,从穿越段正淳开始  千年青蛇八岁娃  僵尸:茅山小富翁,馋哭九叔  我在网王世界当团宠  综武之染上了曹老板癖好  饿殍:同生  小哭包的大领导  明末小道  大奸臣当道  我成为小智的金手指  综影视:想穿就穿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